每年清明節過后(4月上中旬),當屬地自然氣溫保持穩定于15℃以上的時候,我國各地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淺水藕種植的好時節。雖然栽培淺水藕經濟效益較高,淺水蓮藕種植基地說到它算是一項既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又投工相對多的繁重體力活。對于淺水藕的種植,首先就要考慮的是淺水藕的藕池建設以及相關水控問題吧。
一、藕池基建
1、選采專用土工膜
建藕池要選在陽光充足、沒有樹蔭遮蔽的村頭荒地、荒宅或廢舊坑塘等地,鹽堿地、澇洼地也可。淺水蓮藕種植基地建議采用:藕池專用土工膜建池。經過科學化的建藕池,可以達到防滲效果好,冬季不凍裂;并且在棄之不用(轉產)時還田便利,扯下膜就可以復耕。而一般傳統的塘藕生產,化肥流失大、管理不便、產量不高,挖藕費用過大,效益較差,已經無法適應新產業態勢下的高產優質培養。
2、秸稈打底
藕池規整好之后進行基礎上肥,將麥秸、玉米秸、稻草或雜草鋪入池內,厚度40厘米左右,每畝需要用1.3萬千克秸稈;然后,將士雜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75千克、硫酸鉀50千克、尿素30千克,與蓋土混勻后均勻覆蓋在秸稈上,厚10厘米左右。淺水蓮藕種植基地提醒大家還得及時耕翻,栽植前10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千克,復合肥100千克,栽藕前2天耙平土地,使田土成泥污狀況(泥爛、田平、肥足)。
二、藕池水控
淺水藕的水分管理要遵循“淺—深—淺”的動態變化原則。淺水藕是喜溫暖的水生蔬菜。氣溫15℃左右,種藕開始萌芽成長,植株成長適宜溫度為25℃一30℃。其成長期間,要保持一定水位,不能受干,也不能水位過深,應防止暴漲暴落。
藕池齊苗后,不再灌水,讓其自然落干進行烤田,直至藕田地表面輕輕露白,出現雞爪狀裂縫,再復水并持續將田間水位保持在7 cm左右的淺水層。增加土壤氧氣供應量,促進根系發作和深扎,確保中后期得到強健成長,防止病蟲害加劇發作危害和莖葉成長過旺,導致經濟產量降低。
藕葉布滿田面時,地下肉質莖便開始膨大結藕,此時宜將田間水位降低到10 cm左右,以操控立葉持續發作和成長,將有限的養分集中供應到促進藕節膨大上。待到新藕老練前,將田間水位逐步降至5 cm左右,以促進新藕加速老練,早日采收上市,進步市場價格。
以上就是淺水蓮藕種植基地根據自己的日常經驗為大家說到的關于淺水藕藕池的建設和水控問題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